历史遗迹

Việt Nam

长昆分区

Bang Hanh公社Trong Con分区遗址距北光县中心近30公里,有279号国道从北光县(河江)经Bang Hanh公社到达宣光省建和县。 1939年前后,高平省和安县印度支那共产党党员范中五同志被任命为现北光县(河江县)的邦行将军,反帝运动在此重新燃起。 )通过教学建设革命根据地。范忠五同志在短短的时间内,唤起了该地区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谴责法国殖民统治。但由于被法国殖民主义者发现,范中五同志不得不撤出挽行去别处活动。 为落实胡志明同志的指示,1945年6月1日,黎光巴同志(又名黎谭)和白朝同志(又名海南)指挥一支由54名士兵组成的武装宣传队,从高平派往挽行县,宣传和建设革命根据地。为了保证保密和安全,指挥委员会的同志分成小组进行基地宣传建设。在短短的时间内,武装宣传队开设了许多短期训练班,成立了游击队、自卫队和救国组织,并将行动区域命名为“中昆分区”。(英雄姓名Ly Tu Trong)包括 Bang Hanh、Lien Hiep、Kim Ngoc、Vo Diem、Huu San 公社。 1945年6月24日,长昆分区公社革命政府代表在Bang Hanh公社Thac Ve召开会议,建立革命政府和越明总阵线。在这里,人民亲眼目睹了革命政府燃烧围巾和印章,消灭封建帝国的压迫和剥削政权,组织人民生产,维护秩序和安全,建设新生活。此后,革命运动日益壮大,并迅速蔓延到北光县及周边地区。 1945年8月,河江省各族人民革命运动高涨,全国人民奋起夺取政权,争取独立。 74年过去了,罗江上的特维崖依然矗立,铭刻着北光县(河江)罗江左岸各族革命将士和各族人民对革命的贡献。他们与全国人民一起奋起夺取政权并获得独立。 1996年,北光县(河江)长昆分区革命遗址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文物。 来源:越南通讯社

宣光 4197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苍北美国家历史遗迹区

北美仓是抗法战争时期的历史遗迹,位于河江省北美县安江公社东田村龙山山坡上。 Bac Me Cang 是法国人在 1938 年占领河江期间建造的。 法国人选择在此建城,是因为这里战略位置重要,容易控制大片地区,而且占领这里期间便于法国进行军事活动。 Bac Me Cang 建在崎岖、高耸的岩石斜坡上。后方有龙山为盾,护住哨所,前方有甘河,便于观察和掩护情况。 北美路段最初由法国人修建,目的是控制连接河江、宣光和高平这三个北部山区省份的主干道。刚建成时,它被用作军营,在占领该地区期间聚集法国士兵和追随者。这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Cang Bac Me,是因为在法语中,Cang是“堡垒”的意思,而在当地语言中,Bac Me是“Pac Mia”,意思是小屋门。指驻扎部队的哨所以及法国殖民观察哨所在的地方。巴克梅延伸区的建设包括哨所、情报室和哨所系统,以服务于他们的统治目的。 1939年至1942年间,沧北美被法国人变成战俘营,关押他们俘虏的共产党士兵。这里关押着许多我们的爱国革命同志,如:春水同志、黄辉南同志、黄北勇同志、黎坚同志、阮洪同志、邓越洲同志…… 利用这一地区圣林险水中的关键地形建立哨所。他们逮捕政治犯和爱国共产主义战士并将他们囚禁在这里。这些士兵每天都必须在严酷和悲惨的条件下忍受酷刑和劳动,以消灭他们的孩子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意志,他们被称为越共。 但这一切的艰辛都无法战胜我们人民顽强的意志。爱国者们化痛苦为行动,把监狱变成了政治学校。他们在监狱内设立党支部,积极散发传单,联系监狱外的群众和士兵。面对该地区囚犯和人民的激烈战斗活动,他们被迫与共产党同志一起将拘留地点转移到其他地方。 1992年,北美仓被认定为国家级革命历史文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方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2003年,河江省文化体育旅游厅与省内有关部门和北美县协调,修复了瞭望塔、监狱、上下道路等一批遗址。 。 资料来源:河江省文化体育旅游厅

宣光 5869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河江吉岱遗迹

基戴遗址位于河江市阮岱区3月26日广场。 Ky Dai是为了纪念1961年3月27日胡伯伯访问河江省16,800多名少数民族并与他们交谈的事件。值此之际,胡伯伯向河江省各族人民提出以下八项主要内容: 首先,各民族要像兄弟一样紧密团结、互爱互助。 第二:要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让大家吃得暖、穿得好、吃得饱。 第三:要生产好产品,必须有足够的水、大量的化肥和改进的农具。 第四:要发展饲养水牛、牛、猪、鸡……它们是巨大的利润来源,也是旱田的肥料来源。 第五:开发林产品,保护森林,种植林木,种植果树、药材。 第六:人们要讲究卫生,要保持健康,就必须吃干净、穿干净、住得干净。健康有利于生产劳动。 第七:人们必须努力扫除文盲,必须会读书写字,事业才能进步。 第八:曹操人民的生活比其他地方的人民更加困难,地方到区里的各级人民、官员都需要尽力帮助曹操人民克服困难,建设新生活。 胡伯伯的建议在近年来河江省建设发展事业中深入河江各族人民心中。 1993年,Ky Dai被文化和信息部(现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为国家古迹。2001年3月30日,河江省人民委员会开始建设广场和集群。 Ky Dai 门前的纪念碑被命名为 March 26 广场,该广场包括整个前体育场。广场中央有一组纪念碑,名为“胡伯伯和河江各族同胞”。 雕像模型由雕塑家Nguyen Phu Cuong创作,中央美术公司建造。该工程高11米多,由200块石块组成,重600吨。胡伯伯的形象站在7个人物中间,旁边慈爱地站着两个蒙族和农族的孩子。稍低一点的地方站着一个京族和道族的少女。后面是一名边防士兵和一名岱族军官的图像,他们的眼睛闪闪发亮,仿佛想记录下胡伯伯的每一个教诲。这组雕像的构图融为一体,以清晰、生动的情感线索联系在一起。这种韵律的形成是对支撑体块的刻意创意和象征性处理,让观者感受到河江山林的雄伟空间,云层飞扬,层层梯田相映成趣。 ... 项目利用纪念碑置于广场的优势,形成多方位、多维度感知的纪念性空间。这是一个文化项目——一个供大量人群欣赏项目雄伟之美并开展社区活动的聚集地。 Ky Dai和3月26广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游览胜地。是河江各族群众进行社区文化活动的场所。 资料来源:河江省文化体育旅游厅

宣光 6290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南丹古石滩

古石滩遗址位于新满区南丹公社南丹村。根据当地农语,“南丹”是水源地的意思。南丹古石场于2008年2月21日被文化体育观光部列为国家级文物。 南丹古石场是考古研究所和河江博物馆的科学家于2004年发现的。刻有数千年前图画的古石遗址位于宽阔的山谷中。与沙坝(老街)的古代石迹不同,南丹古石场仍然鲜为人知,但其美丽的图画和围绕着石头的神秘色彩却同样具有吸引力。 这些巨石遗迹位于西丹山脉和南丹山脉之间,毗邻南孔溪。河岸上分布着许多大型沉积岩,形状多样、独特。有些岩石像平坦的棋盘,有些像柜台或椅子。石板的表面和边缘仍保留着自然风化的状态。 当地人称此地为“多字田”,因为有些岩石上刻有图画和文字。雕刻非常多样,在古代艺术的视觉风格中带来了自己的美感。岩石表面除刻画80余处外,还有约80个孔洞,平均直径5—6厘米,深1—2厘米,孔洞主要分布在岩石西端。 。每一块岩石都是一个谜,都伴随着带有信仰印记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了该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向神灵祈祷的有效性。 石场包括七块大石板和两块巨石(极大的岩石),上面刻画了七十九种形状,包括:六块方形铭文、两块圆形铭文、四十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两个长方形、六个类似梯田的凿平行雕刻,五个象征女性活力的图像,其余的是尺寸相当于真人大小的人脚,脚趾深深地刻在岩石上,人物呈双臂张开的姿势…… 据南丹村的老人介绍:“这里自古就有崇拜石头的习俗,所以没有人敢侵犯那些神秘的古石。”与此同时,当地人还世代相传古老的石滩是神灵保守“天机”的地方。岩石上的图画被人们认为是“天宫”,这一带是这里无人敢轻视的“圣地”。 迄今为止,在越南,几乎没有发现史前视觉艺术的痕迹。据科学家介绍,南丹巨石遗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2000年前。这可能是社区领袖的坟墓,也可能是崇拜神、祖先和社区杰出人物的圣地。此外,南丹巨石遗迹也很可能与史前居民的石神崇拜有关。 可以说,南丹古石场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信仰价值和极高的科研价值。 资料来源:河江省文化信息旅游厅

宣光 3843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同文古镇

同文这个名字是从普通话“Tong Puon”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贸易场。历史上,这里是整个同文地区的贸易中心,也是向中国运输鸦片的主要枢纽。 同文镇的中心区域过去属于河泉省同泉县、阮平县、同安县。后来并入保乐省,由保乐省一位名叫农的傣族官管理。当法国殖民者占领时,同文与保乐分离。 1887年,同文地区被法国殖民者占领,为了便于殖民统治,他们将同文划分为小块大陆,每个大陆由一个统治家族领导。今天的同文土地由阮氏家族管理。阮陈奎. 此前,老城区只是一片荒芜、人烟稀少的山谷。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人占领河江,意图将该地区变成繁忙的贸易中心,老城区建成并形成。 从上往下看,3排集屋呈U字形排列,屋顶为阴阳瓦。市场刚建时是用竹叶搭建的,现在住在街上的老人回忆道:1923年农历新年期间,同文老城区发生了一场大火。那场大火几乎烧毁了所有用茅草和竹叶覆盖的房屋和商店。当时的法国殖民者重新规划,派出了一批泰族和蒙族人从中国雇佣工人来设计和建造今天的市场区域。古市场由15个市场大厅组成,分为3排,形成U形建筑,柱子是3或4人粗的大石柱,由人工精心雕刻。 据收集的资料显示,同文古镇目前有两栋房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此外,该街区内还有多栋当地其他企业的别墅,如岱族阮廷强(1828-1865)和阮氏家族的别墅,现已拆除,只剩下旧楼。 。 1923年至1940年间,同文街地区的房屋是由四川工人和当地工人建造的。 关于建筑:同文街上的大部分古屋都是由中国和当地工匠设计和建造的,因此它们有非常共同的细微差别,例如:地基和门廊是用青石建造的,墙壁是用粘土混合而成的。用石灰、糖蜜和纸或烧砖或仿古砖制成,因此它们很耐用。 门窗设计为拱形或方形门,门框上有石头或砖砌层。房屋的柱子多用烧砖或实木、松木建造,目前,附近的一些房屋还保留着精心雕刻的石柱底座,形状各异,主要是罂粟花形状的四棱柱或圆形柱。 房子里的地板和二楼全部用珍贵的木材镶板。房屋设计为三间二顶式,阴阳瓦顶或院子中间铺石块的方屋(如旧人委房)。 同文老城区的古民居的装饰和布局都是一样的。 中间空间是放置祭坛的重要空间,位于入口处,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位于中室祭坛和后殿的后面。旁边是卧室,祭坛后面中间的房间是家里长辈的房间,两侧是子孙的房间,如果房子大的话,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厨房。或者楼梯到二楼取决于你如何安排每个家庭的心态。 房屋外观雄伟,木石雕细腻柔和,是中国古代建筑与越南艺术的和谐结合。 前往岩石高原参观同文古镇,参观高原市场,沉浸在原住民文化中。可以说,集市是最能体现这里人的文化认同的地方。高地集市不仅是交易的场所,也是少男少女们的聚会场所,这真是山区边疆人民的节日。每周日集市举行时,热闹非凡,热闹非凡。 ,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男孩和女孩来到市场。他们可能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到达市场。妻子、母亲去市场购物,丈夫去市场应酬,喝酒吃唐柯,青年男女去市场应酬,寻找伴侣。这些都是岩石高原市场文化特征的大胆表达。我们可以在某个地方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位妻子站在雨伞下,在市场的拐角处或人行道上等待醉酒的丈夫入睡。这是一个充满身份的美丽形象,在其他地方找不到。 同文古镇历经岁月沧桑,古老且长满青苔,于2010年被认定为历史、文化和艺术建筑遗迹。 来源:河江省委宣传部

宣光 3700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猫王宫

King Meo's Mansion,又名Vuong's Mansion,位于河江省Dong Van区Lung Phin公社Sa Phin山谷(Xa Phin),距离市中心约125公里,距离著名的Dong市中心约125公里。距范石高原仅15公里。这座古老的房子与两位蒙族人的生活和事业有关,即苗族国王Vuong Chinh Duc和Vuong Chi Sinh(或Vuong Chi Thanh)。王正德先生(1886年-1962年)是蒙族山区封建土地政府的首领,因此也被称为妙王的威名。他的儿子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对国家的贡献,当选为前两届国会议员。 始建于1898年,1907年正式竣工,耗资15万印度支那白银币,相当于今天的1500亿越南盾。该宅邸由中国云南工人与蒙族人民结合设计建造,在约3000平方米的面积上打造了1200多平方米的工程。猫王宫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无可争议的文化价值,历经近百年的存在,于1993年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为国家古迹。此外,这座豪宅还花了长达5年的时间才开始建造,全部是用人力建造的,没有使用任何机械手段。 猫王的宅邸位于山谷脚下,周围是高地。在这种地形下,整个建筑被称为龟甲阵地的山体弧线所保护,在激烈的战争时期提供了很好的防御支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存在,府邸内的一切依然完好如初。 宅邸内的建筑极为独特,是蒙、法、中三种不同文化的结晶。项目包括4栋横屋、6栋竖屋,分为前宫(侍卫和奴隶)、中宫、后宫(居住和工作的地方)3个区域,共64个小房间,分为2层。为了满足坚固性的标准,建造者们使用了绿色的石头来帮助这座宅邸在敌人和时间的考验下屹立不倒。屋顶、墙壁和柱子均由木材制成,为房间增添了威严和灵活性。另一种用于建造瓦屋顶的材料是赤土,使成型更容易,但同样坚固。时至今日,猫王宫是为数不多的满足居住、工作和战争时防御基地所有要求的建筑之一。 尽管建筑上融合了三种文化,但不少人评价王家宅邸极其和谐、灵活、富有韵律,仿佛形成一个统一的体块,没有任何限制和强迫。此外,虽然是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项目,但这座豪宅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或庞大,因为它是由一个个小小区组成的,具有简单、质朴的民间建筑风格。文化。内低外高的设计原则使别墅整体更加贴近周围景观。 总的来说,猫王生前的大部分家具和物品都保存完好,直到今天。只有少数椅子和木制家具是用石松制成的,后来我国政府用铁木和碎木代替,以防止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这些木结构建筑具有丰富的当地文化特色,雕刻着桃子、罂粟等本土花卉图案……柱子的形状类似于罂粟的果实,罂粟是王猫为了赚钱建造豪宅而做生意的植物。该项目中一些受西方影响的物品包括石制羊奶浴缸、壁炉旁的玻璃百叶窗以及由大理石制成的入口,铁艺花在法式建筑中很大胆。 来源:河江旅游报

宣光 4331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金山山 - 模型寺庙

Cam Son山位于河江省Nguyen Trai区Cam Son镇Ba Trieu街。 与其他通常位于荒野、偏远地区的山脉不同,河江的金山山与众不同。这座山位于河江市喧嚣繁华的中心地带,巍然耸立,仿佛遮盖和保护着居住在这里的当地人。这座山也被称为Cam山,以非常鲜明和独特的形象出现,营造出一种安静、神秘的外观,对第一次来到高原的长途旅行者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根据地质构造,山体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从山顶沿马添斜坡而行,主要是猫耳石灰岩山体,地势险要,洞深悬崖峭壁,犹如一头雄狮,威风凛凛。从山顶向螺江延伸,是一片山林和陡峭的悬崖,从5月19街一直延伸到3月26日广场。“金山”山脚下,街道上挤满了忙碌的人们。但可以肯定的是,河江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和看到“紫禁山”的全部自然美景,同时又充满神秘感,因为它是一座危险的石山,所以上山的路很少,只有一条登上山顶的唯一途径。山顶有一个深邃垂直的山洞,犹如“天井”。由于这个独特而危险的地形,当法国殖民者入侵时,他们选择这里作为保护城镇的主要哨所。 据民间传说,1870年至1875年左右,河江地区曾有黄圣英的“黄旗”军前来掠夺,遭到猛烈的反击、包围和追击。少数民族军队称为“白旗” 1875年,黄圣英的“黄旗”军队集结,他的军队前往锦山尝试防守,食物即将耗尽,周边锦山被严密包围,知道。无法逃脱,将军和“黄旗”部队都跳进山上的一个深洞里自杀了。当地人怀着宽容和善良,建立了一座小寺庙,祈求冤魂得到拯救。这座山成了很少有人敢攀登的圣地,“禁山”变得更加神秘。经历了寺庙不复存在的风风雨雨后,当地人将其带到了“Cam Son Linh Tu”(现在的Cam山脚下的母庙)进行崇拜。 茂庙建于 1889 年,供奉圣母天仙(又称刘行公主)和圣母陈兴道大王陈国俊。 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母庙,已成为当地信仰中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这里也是存放许多珍贵艺术品和建筑文物的地方,如横画、平行句、铜钟、礼拜雕像、…… 来源:河江电子报

宣光 3698 看法

排名 : 省级文物 开门